Googleplay近期遭遇频繁下架,不少开发者账号遭到Googleplay的封禁。不管是做了代码混淆或者其他方案的开发者账号近期依旧无差别下架。
在跟一些同行进行交流之后,汇总出了一些针对目前批量下架的高发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代码混淆问题
具体高发于马甲包的代码没有混淆彻底,或者使用Java写的程序代码内容较为简单,谷歌识别比较容易。以上的问题需要从代码重新重构,建议使用c++来写代码,能最大程度减少代码层面被谷歌判定关联的问题。

2、IP相互关联问题
IP层面有许多复杂的问题,更高于应用包本身代码导致的问题,代码可以通过混淆或者其他的手段去规避,但是IP大多数来源于第三方,是否干净或者有没有超卖完全看第三方的良心程度,很多情况下IP厂商为了保证IP最大化的利用和利润率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超卖,并且由于IPv4本身的数量限制,导致很多地方使用的IP是高重复率的;
很多同行使用的vps远程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很难去保证IP完全独立没有超卖,并且IP的广播信息是否和谷歌所属的IP库能否对应也无法确认,有的时候可能第三方的检测是对应国家,但是在谷歌的IP库中会判定成其他的国家导致开发者账号被封或者异常。
从一些交流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IP可能提供2个甚至是更多人去使用,在谷歌的数据库判定里面即使两个不同的包,但是使用了同样的IP也会进行关联和下架。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紫鸟旗下新出的酷鸟云来做一些规避,他们在IP层面会建立库去筛选拉黑,已经使用过的IP他们不会销售给用户。从IP层面去避免谷歌的关联风险,酷鸟云上线的IP都会进行一些初步筛选,确认归属地跟谷歌的IP库判断一致,更多IP相关的问题就不在这里展开,后续可以着重去说IP如何判定和筛选。
3、账户资料问题
从大量的同行反馈来看,目前谷歌对于账户资料的判定是比较严格的,尤记得当初17-18年随便填写一些资料就可以注册开发者,到现在资料和手机号的严格审核,谷歌针对马甲这个行为也设立了很多的风控。

这一块本质上是仿真问题,对于平台来说每个阶段都有他们想要的用户群,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时候由于他们对市场占有的需求,他们会放低门槛吸引开发者进入,到达一定阶段后就会设立各种门槛。
不过,其实重要的不是有什么很强的资源,主要在于你对平台和用户的理解,在平台眼里什么才是他们所认可的开发者,从资料、电话、IP的对应层面我们需要做更多深度的伪装,尽量做到几个环节都真实,尤其是在电话卡上需要着重进行处理,尽量使用国外运营商提供的真实sim卡的号段,目前国外的虚拟号段都比较容易进行判断,所以不太建议使用接码平台。
4、云测试平台问题
从开发者账号注册到上架后我们的包要拿去跑试运行,很多朋友在这个环节只是单纯的使用模拟器。从仿真的方面来说,这是给谷歌留下了一个秋后算账的把柄,目前市面的模拟器例如夜神之类的指纹环境都是基于中国来进行设置,一旦我们包体中的sdk检测到相关的环境就会导致异常,这个方面最好选择云手机进行包的运行测试。
市面上大多数的云手机无法提供代理功能,需要用户在里面自己装一些工具才能实现某些功能,本质上内置的app除了重启问题以外,也容易被谷歌检测到运行的后台信息,如果要做到毫无破绽建议使用一些可以前置设置代理功能的云手机。
5、开发者账户时长问题
近期的开发者账户问题主要高发于23年新注册的账号,好的情况下新号新包7天左右过了就没问题,坏的情况下直接当场去世没多久就挂掉,可以按照七天一个周期来看上包的情况,多做一些对照组测试,比如不同IP、电话、用户资料、信用卡进行不同的分组,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总的来说因为中国开发者各种骚操作的问题,不仅仅是谷歌,其他的一些平台也加强了新号的风控,在注册开发者之前可以看看play商店兑换谷歌礼品卡是否能够通过风控,如果无法通过风控,建议继续养号不要随意进行开发者注册。
对于平台来说不论是c端的用户或者是开发者,本质上他的属性是重叠的,在平台的眼里用户也是潜在的开发者,如果在用户层面风控上已经出了一些问题,那么在b端的开发者的权限也会有相应的风控问题,并且平台的警戒程度也会上升。
以上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些思路上的分享,很多细节相关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笔者更多分享的是如何做好一个账号或者说是用户的仿真,或许有些操作在当下可能属于多余,但是谁也无法保证谷歌是否会进行秋后算账。
更多相关的内容可以持续关注后面的更新!